一张手机卡有多重要?他的切身经历说明了一切!

作者:企划组 时间:2020-10-23 阅读:3062

近日,一名网络安全工程师在手机失窃后,因没有第一时间挂失手机卡而被手法“专业”的犯罪团伙盗刷资金的事件引起了圈内的热议。这位工程师详细描述了自己与不法分子周旋的全过程,以切身经历找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,也对相关机构加强核验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。

在这起事件中,犯罪分子使用一张手机卡,突破了多个App层层安全措施,最终侵害了用户财产安全。而这一过程中又涉及到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识别功能的安全性,App的安全隐患,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一系列问题。通过对该事件的梳理,我们一起来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。

微信图片_20201023093558.png 

一、信息识别功能的安全性

手机号或身份证号这种典型的“实名认证”模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。相较于“实人认证”,“实名认证”安全性存在不足。在这起事件中,受害人最初猜测犯罪分子绕过了支付App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盗刷,但后经受害者本人及支付客户端相关企业予以澄清,人脸识别系统并未被直接突破。

这两年随着技术进步,人脸识别方式得以在手机终端上广泛使用。有专家指出,就其安全性来看,目前用户量高的主流支付类App采用的人脸识别技术都比较成熟,安全系数高,要破解并非易事。如果使用更加复杂的方法去验证是否为本人操作,验证步骤越复杂,收集的用户信息就会越多,用户的使用体验也会随之变差。当然,比“实名认证”更加复杂和难以被破解的,其实还有很多种措施,使用最多的就有数字证书、人脸识别等方式。数字证书大家接触最多的就是U盾。在银行转账等敏感操作时经常使用。加载在硬件key的数字证书安全系数很高,难以被破解和复制。

二、APP的安全隐患

事件中,犯罪分子还利用了一个个被App认为是“正常”的操作,利用手机号逐步套取了用户的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信息,最终完成了整个“拼图”,从而实施了进一步骗取贷款等操作。

有黑客说过,“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漏洞的系统”。网络安全运营商要做的是尽可能在一些细节方面持续加强,让作恶的成本不断增加,不给其可乘之机。比如“解除挂失”等关键流程的完善,对于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的展示可以采取一些打码措施等。还可以通过一些高危风险“熔断”机制,“网络保险”等风险转嫁措施全方位保障安全。

不断消除App的安全隐患是App运营者理应履行的职责与义务,《网络安全法》第十条明确规定:建设、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,应当依照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,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,保障网络安全、稳定运行,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,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,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、保密性和可用性。

对于不能有效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,在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下,电信主管部门、公安部门等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,其中处罚方式包括责令整改、警告、行政罚款等,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、吊销执照。

其实只要构建较完备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,除非是底层技术缺陷等特殊原因,大的安全漏洞一般不太会出现,或者不太会造成大范围影响,有足够完备的应急和善后措施也是一种重要的履责体现。

三、个人信息安全保护

网络运营者收集个人信息,其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,另一方面也成为追踪、画像、推送的途径,其实还有第三种使用方式,就是安全风控。人脸识别、“设备唯一识别符”都是用于安全风控的一种方式。

绝大部分App运营者都是利用“设备唯一识别符”来判断是否为常用设备,从而触发进一步验证身份的机制。除此以外,应用程序列表、粗略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都可能用于安全风控。

目前,《个人信息保护法(草案)》已亮相,用户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多。在正在制定的国家标准《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》中,提出了设备唯一标识符可成为最小必要信息,但只能用于安全运营目的。但事实上,对目的的限制和要求还需企业能够真正自律才行,否则以安全目的收集个人信息挪作他用又可能侵犯个人隐私。当然,针对这个问题,研究机构和产业界也在不断探索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,以兼顾账户安全和隐私保护。

回到事件本身,如果受害者挂失成功,运营商没再听信其编造的谎言,后面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。所以,当我们的手机被盗后,第一时间一定要及时去挂失。网络安全始终是一个黑白不断对抗、攻防不断演化的过程,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,作为普通网民,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、提升安全意识,以不变应万变,我们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。

葫芦娃集团.png 

【版权提示】葫芦娃集团尊重并保护版权。部分图片/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处理。